“寧波市內杭甬復線、余姚G228、石浦高速、寧海G228等公司各駐地均已正常復工,大市外西復線杭州段及湖州段、八堡船閘項目、PPP余杭樁基專項檢測項目、建金和杭金衢項目等也已復工復產,項目復工率達100%;公司在武漢人員即日返程,即將實現人員100%復工……”連日來,公司堅持“兩戰”并重,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復工復產,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精神把落下的“功課”補回來,把耽誤的“時間”搶回來。
由于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影響,全國企業復工復產迫在眉睫,為積極響應“復工復產”號召,公司甬南事業部檢測人員于3月9號進駐諸暨,正式開始諸暨市縣道橋梁2020年度項目的檢測。目前該項目已進入了現場檢測收尾工作。項目涉及總延米數為7352米的29座雙幅橋梁的定期檢查及橋梁混凝土強度、混凝土碳化深度、混凝土保護層厚度、混凝土鋼筋銹蝕電位、橋梁線形等專項檢測工作。
“雖然是橋梁檢測的常規動作,但對于判定橋梁是否健康運行非常關鍵,”相關檢測人員表示,該項目原定于2月下旬進場開展,但受到疫情影響而延期進場,“不讓疫情拖后腿,加班加點也要盡快完成任務”。
同一時間,在湖州市104國道上,另一隊人馬正在開展長興李家巷至湖州施家橋段改建工程項目原材料抽檢工作。原本簡單的出行因為疫情影響而寸步難行,“連找了7、8家旅館都沒有開門,吃飯也成了問題”。盡管疫情對抽檢工作增加了不少難度,但檢測人員積極解決各種困難,加快檢測進度提前完成了抽檢任務,多舉措加班加點降低疫情對項目進程帶來的影響。
搶時間,趕進度,全省交通領域重點建設項目的復工也在快馬加鞭。
京杭運河整治項目杭州段是浙江省在建最大水運項目,也是省委省政府關注的重點項目。為確保項目進度,公司的項目駐地人員于2019年7月就開始派員駐點檢測,該項目也是疫情復工后公司開展的首個市外復工項目。
2月17日,經過前期準備及“測體溫-刷綠碼-填登記”一系列防疫措施后,公司駐八堡船閘現場監控人員克服種種困難順利進駐工程現場。八堡船閘工程地處錢塘江畔,地下水位較高,結構工程又是深基坑開挖。復雜的地下水位變化,將嚴重影響到基坑支擋安全。受疫情影響,現場基坑形變監測被中斷。復工當日,公司駐八堡船閘現場監控人員對現場的形變位移及地下水位進行了全方位的監控復查。
“第一時間掌控現場監控數據將為工程現場后期的安全施工以及順利復工生產提供有力的基礎保障。”公司八堡船閘項目項目負責人介紹,目前海塘加固工程已完成交工,近期即將開展下沙路管涵工程交工檢測。“我們將嚴格按照疫情防控要求,確保做到’人員零感染、防疫零事件、安全零事故’,確保’兩手都要硬,兩戰都要贏’”。建成后,京杭運河航道等級將達到三級,千噸級船舶可從山東直達杭州,屆時“船等閘”現象將成為歷史。
既要趕上進度,又要防控疫情,公司在檢測人員安全管理上也下了不少功夫。為保障杭長(宜)高速公路橋隧定檢項目順利復工,公司結合項目部實際,制定了項目部疫情防控及復工專項方案,成立了以謝玲兒為組長的疫情防控專項小組,對專項小組成員進行分工,明確各自職責。方案確定了疫情防控工作分兩步走:一是復工前的疫情防控準備,一手抓人員管理,一手抓防疫物資保障;二是復工后的防疫工作全面安排,“一人一檔”體溫監測,去向登記和消殺防控工作。同時制定了適用于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事件應對和處置的應急預案,確保疫情防控工作萬無一失。
特殊時期的有序復工,除了人員到位,更不可缺少全自動檢測儀器設備的強力“助力”。3月19日,溫州瑞安市飛馬公路改建工程交竣工檢測現場, 激光動態彎沉檢測車、多功能道路檢測車、路面厚度測試車正在進行路面質量檢測。
“與傳統檢測方式相比,智能檢測全程可以實現全自動化,無損、省時高效”,智能檢測部的負責人表示,“人員坐在車里采集路面數據,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人員暴露風險,而且不需要進行交通管制”。本次派出的激光動態彎沉檢測車,最高時速可達90km,在此特殊時期其智能化和高效性展露無遺。
只爭朝夕、抓緊機遇。2020年是公司“十三五”的收官之年,保持決戰姿態,合力按下復工復產“快進鍵”,是每一個寧波交通檢測人奮力奔跑的身影。春回大地,萬物復蘇,在收官之年,公司將以“兩手都要硬”確保“兩戰都要贏”,贏得發展主動權,圓滿完成各項工作任務。
|